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肾素活性(PRA)、血清醛缩酶(AL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AMI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注射,首次负荷剂量10μg/min,最大剂量≤100μg/min,静脉持续泵入24h。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负荷剂量1.5μg/kg,90s内均速静脉注射,以0.007 5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3h;根据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21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hs-CRP、AngⅡ、PRA、ALD、NT-proBN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t=4.179、8.465、5.668,P<0.001);观察组hs-CRP、AngⅡ、PRA、ALD、NTproBNP、E、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头痛、腹胀、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523)。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心室纤颤、心动过速、心源性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有效改善心室功能,促进循环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