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古时代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习俗,无论是乐器还是相关的器乐形式,目前在我国境内仍然是"活性态"的客观存在。高丽人吹奏的芦管由原始胡笳演变而来,其音乐风格在唐代受到广泛欢迎,引发了唐人书写芦管的艺术高潮;林邑人、赤土人之"吹蠡",是天竺佛教音乐文化的遗存,法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的"八瑞相"之一,李白、白居易和韩愈等杰出诗人的"吹蠡"书写,为唐诗增添了神圣、庄严的意味。音乐作为联结不同民族的重要纽带,对于中古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