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筛选适合云南中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云南省永德县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4年的田间比较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主要营养成分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7个苜蓿品种均能在云南省永德县中亚热带地区完成生育期,其中“WL-525HQ”的生育期最短,为125d,“前景”的生育期最长,为131d; 7个品种的干物质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三得利”=“游客”>“甘农3号”>“多叶”>“WL-525HQ”>“前景”>“四季旺”,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多叶”>“前景”>“四季旺”>“甘农3号”>“游客”>“WL-525HQ”>“三得利”;生长第2~4年,“游客”的干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总产量最高,分别为54 744.3kg/hm2、53 695.31kg/hm2和10 633.86kg/hm2,显著高于对照(CK)和其他品种(P<0.05)。在紫花苜蓿利用4~5年的情况下,“游客”可作为当地“粮改饲”苜蓿种植的主推品种。
-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