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眶上切迹(孔)引导下内镜经眶径路额窦手术的解剖学径路。方法 50例干颅骨标本,观察眶上切迹(孔)的形态,测量其距面中线的距离;解剖5例(10侧)额窦发育良好的尸头标本,定位眶上切迹(孔)后行眶上缘皮肤切口,分离并保护眶上神经血管束,磨除部分眶顶壁骨质(额窦底壁)进入额窦,观察额窦暴露范围。结果 50例(100侧)颅骨标本中,表现为单个眶上切迹48侧(48%),单个眶上孔25侧(25%),表现为切迹与孔混合形式27侧(27%)。眶上切迹(孔)至面中线距离为(2.66±0.22)cm(95%CI:2.61~2.70 cm),右侧眶上切迹(孔)距面中线距离为(2.65±0.25)cm,左侧眶上切迹(孔)距面中线距离为(2.66±0.19)cm,双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7,P=0.86)。所有尸头标本均可准确定位眶上切迹(孔),眶上神经血管束保护良好,内镜下经眶磨除部分额窦底壁可顺利进入额窦,暴露范围向内侧达额窦中隔,向外侧达额窦外侧隐窝。结论 对于气化良好的额窦,以眶上切迹(孔)为指引的内镜经眶径路可以安全进入额窦,充分显露额窦腔。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