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展景区非使用价值动态评估是协调景区保护与开发、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途径。基于条件价值法(CVM),依据调查问卷,借助SPSS21.0软件,以塔尔寺景区为案例地开展非使用价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塔尔寺景区非使用价值由2014年的6.18×107元增长为2017年的14.44×107元。其中,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表明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不仅考虑了代内的持续利用,更加注重代际之间公平、有效的分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具有长远性、非功利性特征。(2)游客支付意愿均受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游客对景区了解程度影响。其中,男性支付意愿高于女性,但女性支付意愿增长率高于男性;游客对景区产生的情感依恋和精神认同得到不断增强,由最初的"政府有责"演变为"人人有责"。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