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矢状骨面型对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畸患者120例,根据有无上颌第3磨牙分为有8组和无8组,每组60例;根据矢状骨面型每组又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拍摄锥形束CT,分别测量釉牙骨质界、根分叉、距根分叉2、4、6 mm及远颊根根尖水平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结果 在有8组和无8组中,骨性Ⅰ、Ⅱ、Ⅲ类组的SNA角和ANB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即骨性Ⅱ类组>骨性Ⅰ类组>骨性Ⅲ类组(P<0.05);骨性Ⅰ、Ⅱ、Ⅲ类组在各测量层面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均有统计学差异,即骨性Ⅱ类组>骨性Ⅰ类组>骨性Ⅲ类组(P<0.01);有8组在各测量层面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大于无8组(P<0.01)。结论 不同矢状骨面型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有一定差异,骨性Ⅱ类患者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推磨牙治疗。第3磨牙的存在有助于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的发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