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广州市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13—2018年艾滋病死亡病例4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死亡病例按定义分为艾滋病相关死亡及非艾滋病相关死亡, 分析患者全因病死率趋势、死亡原因构成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3—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HIV/AIDS患者, 6年总病死率为4.25%, 呈逐年下降趋势(x2=52.082, P<0.01)。死亡原因以艾滋病相关疾病为主, 共381例, 其中机会性感染343例, 占68.73%, 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及隐球菌3种病原感染为主。死于非AIDS相关的疾病死因共118例以非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肝脏疾病为主。死亡前最近一次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相对于≥200 cells/μL者, 病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高(OR=0.175, 95%CI:0.088~0.350);未实施ART相对于已实施ART者, 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高(OR=2.641, 95%CI:1.513~4.609);血乳酸>2.0 mmol/L, 病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高(OR=2.341, 95%CI:1.366~4.014)。结论 2013—2018年广州地区HIV/AIDS患者全因病死率逐年下降, 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AIDS相关性机会性感染, ART能减少AIDS相关疾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