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熊果酸(40、80和120mg/kg)预防组,银杏叶提取物(3.15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后去夹的方法制备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再灌注前10min迅速通过尾静脉给药。再灌注6h后,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外观并测定含水量(IWC);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Chiu’s氏评分);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TUNEL染色)的方法观察肠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并进行凋亡指数评分;检测肠系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内毒素水平;检测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相比,熊果酸治疗组大鼠肠组织颜色明显变红润,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含水量显著降低;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其中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Chiu’s氏评分显著降低;肠组织凋亡状况明显减轻,其中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凋亡指数评分显著降低;熊果酸80和120 mg/kg预防组大鼠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内毒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IL-10水平和SOD,CAT活性显著升高,熊果酸80和120 mg/kg预防组大鼠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上述作用以熊果酸120 mg/kg预防组最为显著。结论:熊果酸对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组织病变并抑制肠细胞凋亡有关。
-
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