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短期来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适时调整情绪和心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长期来看能够增强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上都能受益匪浅。首先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忽视学生需求、教学评价单一等。随后阐述了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采取“课堂体验+实践训练”新型教学模式,开展调研,精准把握学生需求,以及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建议,为高校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提供了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