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靶向EGFR抗体融合UL16结合蛋白2激活NK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体内外活性。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并利用柔性肽G4S将靶向EGFR的抗体(西妥昔单抗)基因与UL16结合蛋白2基因连接起来,建立重组载体,再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目标融合蛋白对HCT116细胞的结合力;利用MTT法检测目标融合蛋白在体外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ADCC法测定目标融合蛋白激活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通过基因工程法以及毕赤酵母表达,成功地获得本研究的目标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融合蛋白Cetuximab-ULBP正确表达以及成功装配。通过流式细胞仪实验结果表明Cetuximab-ULBP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结合率为79. 21%,和西妥昔单抗的结合率(73. 53%)相当,目标抗体仍然保持了母体抗体结合HCT116细胞的活性。MTT实验结果表明,西妥昔单抗组和目标融合蛋白组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西妥昔单抗组的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率为73. 76%,目标融合蛋白组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率为71. 98%,两者活性相当,并且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目标融合蛋白能显著增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选用NK92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西妥昔单抗和目标融合蛋白都能够增强NK92的杀伤HCT116肿瘤细胞的作用,其中目标融合蛋白组的细胞裂解率是(45. 34±7. 14)%,而西妥昔单抗组的细胞裂解率是(38. 24±6. 11)%,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与单一西妥昔单抗相比,靶向EGFR抗体融合UL16结合蛋白2通过介导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而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方法。
-
单位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