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是近年来文论中颇具争议,又富有讨论价值的重要话题。它关涉文论发展,特别是文论审美性与社会性、文学性与非文学性关系当代重估等问题。从其提出者金惠敏教授围绕该话题的阐释及相关论辩中,可见出该命题内嵌的多层立论维度。从逻辑维度看,“没有文学”旨在表述文学理论在理解中其职能由“分内”(审美性、文学性)向“分外”(社会性、非文学性)的转移与扩展问题。从文论当下发展状况来看,该命题是对全球范围内文学理论发展状况和呈现面貌的一种凝练与概括。从历史发展维度看,该命题的重要价值与可贵处在其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内在发展的脉搏,符合时代发展的吁请。该命题及相关论争包含着值得细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有助于把握文学理论生长须具有的开放性、对话性与自反性并在的运作机制;从其在现实的讨论与争鸣看,背后折射出理论研究存在的封闭与固化问题,可据此进入对学术民族主义、文化自信、间在对话等问题的关怀与省思。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