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屈光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慧; 谢龙堂; 胡媛媛; 赵海强; 孙伟; 孙志毅; 吕太亮; 刘艺; 吴建峰*; 毕宏生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12): 1523-1527.

摘要

目的 掌握儿童青少年屈光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状态与近视的相关性,了解影响儿童青少年屈光度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9—12月在山东省13个地市调查8 672名3~8年级学生,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在线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近视学生思维维度和情绪维度得分为(17.25±2.87)分和(10.69±1.93)分,高于非近视学生的(17.12±2.86)分和(10.57±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67,均P<0.05);随着年级的增长,近视学生和非近视学生在思维、情绪和意志行为等不同的心理维度得分出现差异;不同地理区域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儿童青少年屈光度与性别、年级、地区和情绪维度(t=–38.85、–6.75、4.26、–2.63,均P<0.05)相关。结论 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与性别、年龄、地区及心理因素有关;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仅要关注视力发育和眼部健康,还需要结合儿童青少年人格、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学生的眼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