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澜沧—勐海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稀土成矿

作者:曾凯; 王腾; 刘恒达; 漆双林; 农良春; 李雪峰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06): 1894-1906.
DOI:10.13278/j.cnki.jjuese.20210181

摘要

滇西澜沧—勐海地区三叠纪花岗岩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段,呈近南北向展布,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发育,具有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有利成矿条件。为查明三叠纪花岗岩与稀土成矿的内在联系,对区内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风化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典型矿床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纪花岗岩内部相带中粒(中粗粒)或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比外部相带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更有利于成矿,在风化淋滤作用下,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稀土元素从稀土独立矿物或含稀土副矿物中游离出来后吸附于全风化层黏土矿物中富集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和铝的地球化学特征,风化壳全风化层更富铝且MgO、TFeO、CaO质量分数降低,微量元素Ce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其他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继承了母岩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基础条件,可解离的稀土独立矿物和含稀土副矿物的含量是能否形成离子型稀土矿床的重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