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与重型抑郁障碍认知表型的跨诊断聚类分析

作者:胡茂林; 陈小磊; 殷淑娴; 董黎; 杜隆彬; 张苗苗; 卢隆莹; 陈胜泉; 贺振祥; 王如雪; 腾汉颖; 宗小芬*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06): 1279-1284.
DOI:10.13479/j.cnki.jip.2023.06.029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重型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多病种认知表型的跨诊断聚类分析的实际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共入组335名受试者:84名BD患者,58名MDD患者,以及193例青少年健康对照;评定受试者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y Rating Scale,BPRS)、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采用分层聚类检测认知亚型;比较不同亚型间症状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分层聚类分析共检测出3个认知亚型:亚型1为中度受损型,亚型2为重度受损型,亚型3为轻度受损型;分3类认知亚型对应的五折交叉平均ARI值(反映聚类稳定性)为0.462;三个认知亚型里正常人占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7.26,P<0.001),各疾病(双相Ⅰ型、Ⅱ型、MDD)占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认知亚型3的焦虑、抑郁、躁狂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较认知亚型1、2均轻。结论 认知损害轻的亚型抑郁、焦虑、躁狂、精神病性症状均轻;多病种认知表型的跨诊断聚类分析在青少年BD、MDD的症状严重程度划分中有一定实际临床意义,但缺乏诊断特异性。

  • 单位
    孝感市康复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