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一个由艺术家与建筑师、多学科技术专家跨界合作的大型沉浸式影像交互艺术装置的创作过程。装置的设计基于在地性原则,借助计算机的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通过装置外表皮开孔率和各部位孔径占空比的合理设计,实现了良好的散热管理和天然光调控以及对环境的自适应管理,创造出更为舒适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创作者试图使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科技产生新的关联,以拓展照明科技的维度和艺术的视野,激发艺术家个人实验性的创造力,创造沉浸式、互动性、共享性的艺术体验;是以艺术介入城市发展,将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和触发城市"微更新"的引擎,来解决复杂城市问题的一次探索。
-
单位重庆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