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水质、水量、泥沙、污染物通量等多要素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2003—2015年洞庭湖水质和主要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总磷浓度2003—2009年在波动中下降,而2009—2016年,稳定维持在0.1 mg/L;总氮浓度下降趋势不明显,在2.0 mg/L浓度值上下波动。空间分布上,入湖营养盐通量主要来源于湖南四水(占总入湖营养盐通量的71.6%~91.3%)。其中,入湖氨氮通量(2 200.2 g/s)大于出湖通量(1 300.3 g/s),入湖总磷通量(519 g/s)小于出湖通量(727.6 g/s)。时间分布上,洞庭湖污染物入湖通量在年内分配不均,最高值出现在6—7月。综合可知,洞庭湖总磷、总氮和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入湖支流带入污染物有关,且总磷出入湖通量特征与氨氮、总氮不同。
-
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