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医院门诊发热类疾病中成药应用情况,为有效管理发热类疾病中成药提供思路。方法:分析医院门诊2020年后两个季度(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的发热患者发热原因、中成药剂型及种类。结果:研究分析了460位发热患者,发热原因为风邪型(外感风邪证,18.9%;风邪犯肺证,12.0%)、风热型(风热证,13.3%;风热犯肺证,9.8%;外感风热证,9.1%)、风寒型(外感风寒证,16.7%;风寒协湿证,9.1%)、寒热错杂型(3.3%)、湿热型(2.4%)、痰热型(1.5%)、痰湿型(2.6%)及其他型(1.3%)。中成药剂型包括胶囊剂(25.5%)、颗粒剂(21.4%)、片剂(16.2%)、口服液(12.7%)、丸剂(9.5%)、糖浆剂(6.9%)、散剂(5.2%)、其他类(2.6%)。中成药种类有黄连上清胶囊(9.1%)、清开灵颗粒(7.8%)、疏风解毒胶囊(7.4%)、金莲花颗粒(7.3%)、百蕊颗粒(无糖)(6.0%)、牛黄解毒片(5.6%)、抗病毒口服液(5.2%)、银翘解毒丸(4.7%)、藿香正气水/软胶囊(4.5%)。结论:医院发热门诊在后两个季度中外感风邪证、外感风寒证及风热证患者较为常见,以胶囊剂、颗粒剂及片剂等剂型为主,使用最多的药物是黄连上清胶囊、清开灵颗粒及疏风解毒胶囊,研究结果指导医院门诊后续的中成药应用与管理,为提高中成药的需求度及患者的满意度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