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恢复对排水泥炭沼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钰婷; 徐志伟; 孙德敬; 辛沐蓉; 高畅; 王艺晓; 董彦民; 王升忠*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2, 41(10): 1940-1947.
DOI:10.13292/j.1000-4890.202209.004

摘要

水文条件是排水泥炭沼泽恢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而微生物释放的酶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功能性物质。本研究以白江河泥炭沼泽为对象,于2020年6月,采集自然区、排水区和两个水位恢复区的0~50 cm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2种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和3种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揭示水位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退化泥炭沼泽的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恢复区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排水区,而水解酶活性表现为仅恢复区0~10 cm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和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排水区。自然区土壤酶活性变化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排水区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pH、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恢复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受土壤养分和含水量共同控制。水位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土壤深度,并且水位恢复改变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