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节节前或节后切断影响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小健; 苏云星*; 余建平; 安雪君; 贾中伟; 郭淑敏; 郭秀生; 李鹏翠; 魏垒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7, 40(05): 467-471.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一侧脊神经后根神经节节前/节后切断、联合同侧胫骨骨折的动物模型, 观察骨折愈合过程, 评价脊神经节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 将120只大鼠平均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SO组)、脊神经后根节前切断组(AGR组)和脊神经后根节后切断组(PGR组), 每组40只。切断范围包括L4~L6神经根。将神经切断侧胫骨造成横断骨折模型。术后3 d、7 d和2周时, 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 取骨折处骨痂组织, 应用RT-PCR技术检测I型胶原和II型胶原的mRNA表达情况。于术后4周和8周时, 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 对骨折处骨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测。使用影像学方法在术后4周和8周对所有大鼠进行骨折愈合情况观测。所有数据采用相对数(骨折侧数据/健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术后3 d和7 d时, 骨折端骨痂组织中I型胶原和II型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方面, SO组[I型胶原分别为(81.3±11.1)倍、(17.9±5.8)倍;II型胶原为(2.4±0.5)倍、(12.5±3.4)倍]较其他两组[AGR和PGR组I型胶原3 d时分别为(37.5±8.2)倍、(24.7±9.2)倍, 7 d时分别为(7.2±1.8)倍、(6.7±2.4)倍;II型胶原3 d时分别为(2.1±1.0)倍、(2.9±1.2)倍, 7 d时分别为(2.8±1.3)倍、(1.2±0.4)倍]明显增高(P<0.05), 而术后7 d时II型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方面AGR组(2.8±1.3)较PGR组(1.2±0.4)增高(P<0.05)。术后4、8周, AGR组和PGR组比SO组骨折端局部骨痂体积大, 矿化程度低, 力学载荷低(P<0.05), 尤以PGR组明显(P<0.05)。结论感觉神经损伤影响骨折愈合的过程, 而感觉神经根上的脊神经节对骨折愈合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 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