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研究脑瘫患儿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发生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50例痉挛型单侧脑性瘫痪患者,于手术前后应用Achieva/Intera Philips 3.0T核磁共振仪对患儿进行常规序列及DWI、ASL等序列扫描,应用Mri Cloud后处理工作站获得患儿大脑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内囊区域的CBF值,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行手术前,患侧与正常侧对比,患侧中央前回、小脑、基底节、内囊运动相关区域CBF降低;手术后患侧等区域较对侧的CBF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丘脑区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手术后内囊区、小脑等区域的CBF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皮质区、基底节区CBF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丘脑区CBF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磁共振ASL技术发现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脑性瘫痪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儿CBF,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