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粘膜5-HT、VIP的含量,以明确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合剂对大鼠结肠5-HT、VI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模型组10只、莫沙必利组10只、养荣润肠舒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应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2mL/200g体重)以复制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每天1次,连续10天)。期间记录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并收集粪便、测量粪便剂量、含水量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复制模型成功后进行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10 天。然后采用间接Elisa,观测大鼠结肠5-HT、VIP的OD值。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延后,且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模型组比较,使用莫沙必利治疗和使用养荣润肠低、中、高组治疗后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均提前,且粪便的含水率、重量除使用养荣润肠低组外均有所增长(P<0.01)。③与莫沙必利组对比,养荣润肠舒合剂中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况最好,首次排便时间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短于莫沙必利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新鲜粪便剂量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重于莫沙必利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含水量明显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状况与莫沙必利组大鼠排便状况相差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大鼠状况与莫沙必利组大鼠排便状况相比,莫沙必利组明显优于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④与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从上述数据对比发现,中剂量组的大鼠一般状况更佳,而低剂量组的大鼠状况较差,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较小。⑤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近端结肠组织5-HT、VIP的含量较之空白组显著降低,OD值缩小(P<0.01);⑥经过莫沙必利及养荣润肠舒合剂低、中、高剂量治疗后对比模型组,SD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显著升高,OD值增加(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⑦经过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治疗后对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OD值增加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高于莫沙必利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状况与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5-HT、VIP含量相差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⑧与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对比,中剂量组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更高,OD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相对较低,与中剂量组相比OD值也较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HT作为脑—肠轴的关键神经递质,VIP作为存在于中枢神经和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慢性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方剂养荣润肠舒合剂能有效提高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5-HT、VIP含量,增强5-HT、VIP的表达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养荣润肠舒合剂可能是通过这一机制,改善STC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以补治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