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粉丝文化与诸多结构性要素的复杂缠绕已成为中国当下的突出现象。论文以历史的、整体的视角探讨近三十年间中国粉丝的权力机制,沿袭“权力的毛细管作用”理念,剖析国家、媒介、平台、资本、粉丝等关系型力量的交互。20世纪90年代以来,粉丝权力网络历经三阶段的发展变迁,即萌芽期、扩张期与收缩期。粉丝权力的萌发源于媒介市场化改制、技术赋权与参与式实践的互动循环,而国家力量尚处于隐身状态。粉丝“出圈”与权力扩张,则是基于国家与平台资本的双重征用。饭圈整治嵌入国家针对平台的反垄断规制,意味着粉丝权力的收缩。粉丝权力机制被概括为“弹性”的毛细管作用,具体表现在:多圈涟漪效应下的自我规训、权力毛细管的数字化展演和权力意识的伸缩性。进,粉丝可以与爱国主义、商业主义共舞,参与公共生活和舆论导向;退,也可限定在微观政治和日常消费领域。国家权力的隐与显,是探讨粉丝文化“赋权”的最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