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剪靛花》是明末清初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俗曲曲牌。在山西各民歌特色区中,存在着众多的同宗的《剪靛花》子体民歌,它们的传播以"乐籍制度下的有意传播"和"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播"两种方式进行。山西同宗民歌《剪靛花》主要存在于"小调""秧歌"和"套曲"中,且称谓是有所不同的。子体民歌多以"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次之,以四句式结构最为典型,在其曲调结构、旋律特征、词格词式以及部分句子落音等方面具有"同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