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图像后处理配合核磁共振(MRI)技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型诊断与预后分析。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行CT及MRI检查,并运用CT图像后处理配合MRI技术对患者进行骨折位置、分型、分度的诊断,分析CT图像后处理配合MRI技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型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结果 CT图像后处理配合MRI检查显示,70例患者骨折位置中左踝37例,右踝33例;内踝29例,外踝33例,后踝8例。患者的骨折分型情况:SER 21例,SAD14例,PER18例,PAB 17例,患者的骨折分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后处理关节韧带显示情况:三角韧带71.42%(50/70),距腓前韧带54.28%(38/70),距腓后韧带51.42%(36/70),胫腓前韧带35.71%(25/70),胫腓后韧带42.85%(30/70);CT图像后处理配合MRI技术评估预后优秀、良好、尚可、差的占比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仅有3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5.3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CT图像后处理配合MRI技术,可以精确地作出分型、分度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 单位
    龙岩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