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时段气候变化研究显示,距今20000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要低于现在130米左右,距今6500年才大致达到现在的水平。因此,大量关于早期人类的起源与迁徙、早期航海与文化交流、农业起源及其早期传播、海岸海岛环境适应与资源开发等问题的考古证据深藏海底。20世纪初叶,大陆架考古从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截至2017年,全球已知的大陆架史前考古遗址有3000多处,年代从距今5000年到50余万年不等,深度从近岸浅滩到水深100米不等,这些发现不断更新着史前考古学的既有认识。中国黄海、东海的大陆架,水深不大、坡度很小,末次盛冰期时基本是陆地,即使后来海平面逐步升高,从北往南还分布着庙岛海域、舟山海域、台湾浅滩等陆桥区域,曾是古代人类生活繁衍、迁徙交流的空间和通道。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发现表明中国大陆架具有丰富的考古潜力,进一步丰富我国大陆架考古的实践,对促进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的结合、深化南岛语族与早期海洋文化研究、推进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