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日光温室冬季供暖期间的空气温湿度和空气流场均匀性,采用CFD构建了不同保温供暖工况下的日光温室环境模型,模拟分析了散热末端布置位置、室内顶部保温薄膜、供水温度等对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特性和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夜间供暖过程中,散热器、高温墙体及土壤加热的共同作用使温室内部空气迅速升温,1h后可达到16℃。热浮力作用会导致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分布呈现上热下冷趋势,在温室顶部形成了明显的局部高温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顶棚散热量和供暖热负荷。在室内顶部敷设保温薄膜和将散热器安装在温室中部时,维持地埋管散热量不变,可进一步降低散热器供水温度,减小供暖热负荷,散热器散热量可降低35.59%,室内空气温度标准差降低7.21%,空气温度均匀性大大改善。室内顶部保温薄膜的存在会使空气温湿度同时增加,但作物生长区的相对湿度仍可维持在80%以下。散热末端布置位置、室内顶部保温薄膜、供水温度等对室内空气流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各个工况下的近地面空气流速皆小于0.2m·s-1,对植株生长的负面影响很小。研究成果为日光温室供暖过程组织提供了基础技术指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