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DCT窗技术联合多平面重建(MPR)在T1和T2期胃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4例T1期胃癌、78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和病理类型等)。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分别基于窄窗宽图像(窗宽180 HU,窗位90 HU)、腹窗图像(窗宽350 HU,窗位50 HU)和窄窗宽结合MPR图像进行术前胃癌T分期。使用χ2检验评估年龄、性别等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分期的单变量相关性。采用Z检验分别比较窄窗宽组与腹窗组、窄窗宽结合MPR组与腹窗组诊断T1期胃癌的阳性预测值(PPV)、特异度(SPE)、敏感度(SEN)和阴性预测值(NPV)。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位阅片者对胃癌T分期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肿瘤位置、最大径、胃切除类型、病理类型、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及神经浸润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窄窗宽组均较腹窗组诊断T1期胃癌有较高的SEN(86%vs. 59%,86%vs. 53%)、NPV(71%vs. 47%,72%vs. 45%);与腹窗组比较,窄窗宽结合MPR组诊断T1期胃癌的SEN(91%vs. 59%,92%vs. 53%)、NPV(83%vs.47%,85%vs. 45%)和PPV(93%vs. 81%,93%vs. 82%)较高(P均<0.025)。对腹窗组、窄窗组、窄窗宽结合MPR组进行胃癌T分期评估时,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极高(Kappa=0.831、0.836、0.868)。结论:MDCT窗技术适用于T1及T2期胃癌的鉴别诊断,窄窗宽技术联合MP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