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蕊; 李平利; 陈克广; 刘焕君; 郭曦; 常萍; 高海青; 郭瑞臣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24): 2297-2299.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16.24.023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临床治疗效应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例胃癌患者用5-氟尿嘧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检测相关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该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基因检测位点均为野生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检测位点则均为突变杂合型,MTHFR活性降低,叶酸代谢异常,5-氟尿嘧啶敏感性增加;ABCB1 3435位点基因型为TT突变纯合型,易引起严重腹泻,且具有较高淋巴转移风险。结论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制订和调整给药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