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中老年患者共218例,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骨密度检查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采集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根据髋关节骨密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组间临床资料和动脉粥样硬化积分(Crouse积分)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218例患者中,非骨质疏松组156例,骨质疏松组62例,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8.44%。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Crouse积分、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T值与年龄、Crouse积分均呈负相关,与BMI、25(OH)D3均呈正相关(P<0.05),但与钙、磷、PTH、ALP均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ouse积分和下肢动脉斑块均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25(OH)D3均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