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助力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疗效、预防或降低其继发栓塞性卒中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9月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行长期血液透析的137例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继发栓塞性卒中分为卒中组(n=63)与非卒中组(n=74)。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信息,包括性别、开始血液透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通路、血液透析频率、用药情况及肾小球过滤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 GFR),同时于患者透析前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尿酸(blood urie acid, BUA)、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并通过ROC观察ALB、Hs-CRP对慢性肾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预测效果,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慢性肾病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继发栓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是否吸烟、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通路、血液透析频率、用药情况及Hb、BUA、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开始血液透析年龄≥60岁、BMI≥24、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占比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非卒中组,ALB水平低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ALB、Hs-CRP均能用于慢性肾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912,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开始血液透析年龄≥60岁(OR=1.220)、BMI≥24(OR=1.576)、合并糖尿病(OR=4.270)、合并高血压(OR=3.286)、合并冠心病(OR=1.433)、ALB<37.025 g/L(OR=2.149)、Hs-CRP≥19.625 mg/L(OR=2.444)是慢性肾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肾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开始血液透析年龄、BMI及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同时经ROC分析证实ALB<37.025 g/L、Hs-CRP≥19.625 mg/L时可用于患者继发栓塞性卒中的预测,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医师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应密切关注。
-
单位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