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者常规随访程控早期识别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对指导抗凝效果和降低脑栓塞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新华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共1436例。术后1月、3月、6月及以后间隔3个月定期门诊随访程控,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房颤就诊率、房颤的抗凝达标率及脑梗塞发生率。中间有突发不良心律事件应立即就诊。比较起搏器程控与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Holter)检出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根据抗栓方式分为口服抗凝药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组、手术治疗组和未干预组,比较心脏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结果在1436例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共检出无症状性房颤600例(41.7%),其中阵发型418例、持续型182例;经起搏器定期随访程控检出率比心电图或Holter检出率明显增加,检出时间缩短(P<0.05)。各组CHA2DS2-VASc评分(χ2=0.326,P=0.624)和HASBLED评分(χ2=0.269,P=0.724)比较无差异。各组的总血栓事件(χ2=20.557,P=0.000)及心脏血栓形成(χ2=15.313,P=0.000)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抗血小板药组与未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口服抗凝药组(P<0.05),而抗血小板药组与未干预组比较无差异(χ2=0.685,P=0.408)。三种不同抗血栓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常规随访程控对早期识别无症状性房颤,指导抗凝效果和降低脑栓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