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压痛反应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作用

作者:李兆睿; 孙冬冬; 郭彤彤; 周朋*; 刁娟娟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2, 35(01): 88-91.
DOI:10.13429/j.cnki.cjcr.2022.01.018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压痛反应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是否存在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12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伴有肾损害的64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余65例未发生肾损害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的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的按压疼痛进行(VAS)数字疼痛评分以及压痛阈值评估,检测观察组患儿尿蛋白消失时间及24 h尿蛋白,并分析穴位压痛反应与尿蛋白消失时间及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穴位压痛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1,P<0.05)。观察组患儿穴位压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P<0.05);尿蛋白消失时间与4个穴位的压痛VAS评分及压痛阈值均不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太溪穴压痛VAS评分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与余穴位不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太溪穴压痛阈值与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余穴位不相关(P>0.05)。结论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穴压痛程度可能能够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太溪穴可同时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但4个穴位均不能预测本次病程时间的长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