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紧跟住区改造工程共同部署,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不同年代建造的居住区其配套设施的可达性差异容易致使居住环境品质失衡,进而影响社会公平。文章以徐州市主城区内不同建设年代的居住区为例,探究多交通模式下各组居住区至多类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时空差异及趋势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组别下居住区的设施综合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居住区分异,老旧小区可达性较好,新建小区可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反而最为紧缺。通过局部加权回归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居住区可达性值随时间变化呈平滑的S形曲线,空间聚集特征显著且高值聚类区与低值聚类区存在强烈对比,为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新的视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