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IL-2、IL-4、IL-10表达影响

作者:王挺帅; 毛德文; 张荣臻; 黄少东; 凌春萍; 陈月桥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19(08): 40-42.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8.011

摘要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对其肝组织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联合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 N)的方法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造模组、中药组、阳性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Rat-KB)为正常大鼠,中药组(Rat-Zhongyao)、模型组(Rat-Modal)、阳性组(Rat-positive)均为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造模组为每天给予2 m L/100 g的蒸馏水;中药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5 d给予2次/d的2 m L/100 g的解毒化瘀方药物,直至造模后8 h;阳性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1 h给予5 mg/kg的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hydrochloride)。观察48 h后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及各组肝组织IL-2、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大鼠48 h的存活率及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造模组大鼠IL-2和IL-10表达增高,而IL-4无明显变化;与造模组相比较,中药组和阳性组的IL-2和IL-10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其通过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IL-2、IL-10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全身系统炎症反应、提高大鼠机体免疫耐受能力可能是其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