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初始保守治疗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并观察12个月蛋白尿的变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2004年5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IMN并完成至少12个月随访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初始免疫抑制治疗组(IIT组)和初始保守治疗组(CT组)。其中CT组患者中,随访期间维持保守治疗者分为A组,加用免疫抑制治疗者为B组。结果:共139例IMN患者完成了12个月随访,其中CT组的患者56例(40.29%)。和IIT组患者比较,CT组患者年龄和血浆白蛋白较高,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胆固醇水平更低,P值均<0.001。病理中肾小球C3沉积的水平更少,毛细血管袢和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较轻,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更轻。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分别是(2.07±2.88)vs(1.95±2.40),P>0.05。在56例初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37例在随访12个月内维持保守治疗(A组),19例在随访至第29月时开始免疫抑制治疗(B组)。我们发现A组患者发病初期24 h尿蛋白水平,血总胆固醇水平更低,e GFR和白蛋白水平更高。病理中A组患者毛细血管袢增生程度更轻。随访12个月时,A组和B组患者的疾病完全和部分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胆固醇水平是初始保守治疗的膜性肾病患者12个月疾病是否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低危的IMN患者初始使用保守治疗,短期(12个月)不会导致蛋白尿加重。在初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血浆胆固醇水平是疾病12个月缓解的危险因素。
-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