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顶拉桩”“顶压无土桩”“顶压有土桩”和“自锚桩”的荷载传递及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顶拉桩”呈现突然破坏,“顶压无土桩”呈现延时破坏;“顶压有土桩”的Q-s曲线由两阶段构成,即线性阶段、非线性阶段;“自锚桩”上段桩Q-s曲线具有“顶拉桩”的属性,下段桩具有“顶压有土桩”的属性。对比“顶压无土桩”与“顶压有土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发现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对“顶压有土桩”来说,单桩承载力经过两个发挥阶段:第一阶段为桩侧摩阻力发挥阶段,近似对应Q-s曲线上的线性阶段;第二阶段为桩端阻力发挥阶段,近似对应Q-s曲线上的非线性阶段。据此提出”自锚桩”Q-s曲线向“顶压有土桩”Q-s曲线的两段转换法。经与模型桩静载荷试验以及原位桩静载荷试验对比,经两段转换法转换后,转换的自锚桩的Q-s曲线高度吻合“顶压有土桩”的Q-s曲线,为”自锚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Q-s曲线转换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