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胡适曾提出中国旧小说"简直没有"描写风景的能力、《老残游记》是白话写景"前无古人"的典范等观点,是"以西律中国小说"得出的误判。理由一,中国旧小说植入诗赋骈文等来写景状物,并非是缺乏写景的能力,而是"尊体"意识下的习惯做法。理由二,《儒林外史》有意识地尝试"变体",通篇以白话写景,为"后有来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新范式,比《老残游记》早了一个半世纪。更正胡适误判的意义在于,给予中国旧小说写景传统以"同情之了解",并给予《儒林外史》白话写景的价值与意义以客观之评鉴。《儒林外史》"以白话写景"的创举,相当于诗词中的"以诗为词",是一种有意识的"变体"行为,是对旧小说文体的变革,证明了即使没有西方小说的进入,中国白话小说也可以通过自身文体观念与书写传统的变革,产生出合乎近代意义的风景描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