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治疗失眠,辨证论治为前提。针刺可单独使用,联合其他方法对疗效有促进作用;毫针、电针、皮肤针、皮内针、三棱针均有疗效;水针治疗药物多为中成药或其提取成分,活血通络、平肝疏风,调和五脏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虚证睡眠可用生脉注射液等补虚药物,扶正安神。针刺辨证取穴以神门、内关、三阴交、安眠、百会、四神聪及背俞穴、原穴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临证强调补虚泻实等手法的应用。灸法包括艾条灸、艾卷灸等,安全、简便,往往与其他疗法联合,温针灸更是常用手段;单纯灸法多选四肢、胸背部位,尤以背俞穴最为常见。穴位敷贴、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磁疗贴常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药物可打磨成粉调制后外敷使用;即可利用药物本身的作用,也可刺激局部穴位,调整阴阳,安神促眠。推拿直接作用于体表,刺激经络、穴位,调节血行,沟通脏腑,激发人体自身康复能力,无内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疗效确切,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