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早期戏曲表演到文明戏、新剧时期引入话剧表演,再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传入中国,现实主义表演风格的探索和逐渐确立,中国表演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戏演员由于演出条件和演出空间的限制,在表演过程中不得不寻找带有明显特征的动作并加以"力度"和"幅度"的双重配合以引起观众的注意的效果;无声电影的艺术特质决定了演员需要用典型的、明显的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声音的出现既为演员表演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在每个阶段都承袭着时代特征,表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