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并拟择期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06例, 按性别分为男性组(M组, 52例)和女性组(F组, 54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马唑仑总量、术前白蛋白浓度、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血管活性药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相关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总停留时间及拔管后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关指标:诱导后5 min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术中知晓、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Riker镇静-躁动评分≥5分)、PACU缺氧(SPO2<90%)、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M组与F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诱导后5 min低血压、心动过缓、苏醒期躁动、PACU缺氧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21.6 ± 9.2) min比(22.6±10.4) min, t=-0.502;低血压:13.5%比20.4%, χ2=-0.897;心动过缓:3.8%比7.4%, χ2=0.628;苏醒期躁动:19.2%比11.1%, χ2=1.363;PACU缺氧:7.7%比13.0%, χ2=0.791, P>0.05]。两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及苏醒延迟。M组拔管时间、PACU总停留时间及拔管后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低于F组[(21.8±9.1) min比(26.4±13.7) min 、(61.1±16.5) min比(73.4±29.4) min 、(39.2±11.6) min比(46.9±22.5) min, t=-2.033、-2.670、-2.220, P<0.05]。M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发生率低于F组[5.8%比22.2%、11.5%比27.8%、5.8%比20.4%, χ2=5.903、4.397、4.927, P<0.05]。结论在接受瑞马唑仑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中, 男性苏醒质量优于女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