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庭抗逆力的形成有助于残障儿童个体与家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对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分析和文化生态解构是发现其规律与策略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三江侗族自治县六个残障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Walsh的家庭抗逆力三层次结构评定抗逆力水平,并从文化生态论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精神信念三个维度对其展开解释。研究发现,侗族残障儿童家庭抗逆进程有着契合其民族文化生态的独特演绎路径。透过文化生态论之观照,以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推进家校合作的深度以及增扩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广度为教育策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残障儿童家庭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