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一次秋季暴雨预报偏差与历史统计分析

作者:**淇; 张馨木; 王鹤婷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 2023, 29(04): 138-144.
DOI:10.19704/j.cnki.xdnyyj.2023.04.039

摘要

利用NCEP空间分辨1°×1°,时间分辨6 h再分析资料,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资料等对廊坊市一次秋季暴雨的预报偏差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廊坊市十年来的秋季暴雨过程进行形势场和物理量指标总结。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为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的秋季暴雨,雨量分布不均,伴有短时强降水。预报偏差主要表现为强降水预报较实况偏晚、量级偏小,造成暴雨漏报。(2)模式和各级指导预报落区预报基本准确,系统的预报偏差使降水的预报偏慢。(3)预报场和实况的水汽、能量条件均达到夏季暴雨指标,模式对于水汽的辐合预报偏差较大,而实况水汽辐合区的位置与强降水落区较为一致,说明水汽辐合对于本次强降水落区的预报较为重要。(4)模式预报出了弱辐合中心,强度偏弱,位置不精准,结合EC模式的对流性降水预报产品,对于强降水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5)统计表明,廊坊市秋季强降水不需要急流的水汽输送,且均发生在夜间(20∶00至次日08∶00),本次过程强对流指标均在廊坊市秋季暴雨统计范围内,属于指标偏弱的一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