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产是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一旦发生,并无切实有效的方法延长孕周。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早产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有效的预测方法,但早产病理机制复杂,且需要母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母胎界面的转录组研究发现,妊娠期间过早的从抗炎状态转变为促炎状态,破坏母体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平衡,从而发生早产。子宫肌层转录组研究也发现,分娩与炎症信号有关,包括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参与免疫反应的通路。而与妊娠相关组织的RNA通常会释放入母血,且RNA可直接反映来源组织的生理学信息。未来可以通过母体外周血中的细胞游离RNA来预测早产。但针对早产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获得与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妊娠组织作为对照等问题,因而,寻找有效的能够预测早产的生物学标志物仍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 单位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