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7150铝合金热轧板材的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结果表明:沿板材厚度方向,由于轧制力的不均匀分布,板材表面变形大,表层细晶粒较多。从板材表面到中心,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增加,0°~10°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下降。由于板材表面所受摩擦力和变形较大,其形变储能大于板材中心,导致表面Taylor因子大的取向织构数量比中心多。轧制道次少,形变储能高,导致板材中心的S、R织构数量较多。轧制道次多的板材表面的最强织构为{012}<221>,1/4厚度处最强织构为{130}<130>,板材中心最强织构为{112}<110>。轧制道次较少的板材表面最强织构为R织构和Q织构,1/4厚度处最强织构为{315}<112>,板材中心最强织构为Copper{112}<111>织构。此外,轧制道次少的板材的断裂韧度明显较高,这可能与S、R织构的强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