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非小头畸形寨卡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嘉彤; 盛子洋; 王培刚*
来源: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1, 49(05): 78-83.
DOI:10.13309/j.cnki.pmi.2021.05.013

摘要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黄病毒。不同于其他黄病毒,ZIKV还可以通过性传播或垂直传播引起神经系统障碍,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ZIKV受到全球关注。进一步临床证据表明,产前暴露于ZIKV的婴儿,即使在出生时没有小头畸形,也可能存在与ZIKV有关的神经发育障碍,尤其是在远期神经发育方面表现出语言、运动和认知的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目前针对先天性非小头畸形ZIKV感染的机制已有一些直接和间接证据,其发病机制可能包括ZIKV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诱导细胞自噬以及非神经细胞作用等。现就近年来产前ZIKV暴露对非小头畸形新生儿神经发育影响相关的研究作一概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