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现状调查

作者:钟竹青; 秦宁; 高学琴; 康晓凤; 丁四清; 刘亚平; 李庆印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08): 1208-1215.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1.08.014

摘要

目的调查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性质医院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8月对来自31个省份的护士进行在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现状、血管通路的使用现状和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实践。结果共回收7 873份有效试卷。留置针(93.92%)是护士常用的血管通路,其次是中心静脉导管(61.27%),钢针(15.11%)使用最少。与非三级医院、综合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和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护士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是护士常评估与观察的3项指标。与三级医院相比,非三级医院的护士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不更换输注部位、采用可调速输液器/手动调节速度、认为变动注射泵的高低位置不影响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稳定性、封管前未回抽剩余药液、按快速输液键或使用生理盐水加速推进的方式处理回血、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方面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血管专科医院相比,综合医院的护士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在三通接头处快速推注其他药物、封管前未回抽剩余药液、按快速输液键或使用生理盐水加速推进的方式处理回血、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方面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实践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制订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与监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