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肝素样抗凝物引起不同凝血仪间凝血筛查试验结果差异分析

作者:许梦阳; 何斌*; 华***; 吉薇; 沈连军; 施青青; 孙幸; 余菊; 谢晓艳; 孙梅; 顾健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707-710.
DOI:10.16150/j.1671-2870.2018.06.015

摘要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检测原理的凝血仪,测得1例4岁"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动态监测患儿的凝血四项,用一期法检测凝血因子水平,行鱼精蛋白中和试验,纤维蛋白原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种凝血仪器测得的该患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T结果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凝血仪测得的APTT为52.4 s、TT为88.7 s;B凝血仪测得的APTT为36.6 s,TT为16.7 s。该患儿的爬虫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正常;纤维蛋白原基因测序未见异常;采用50μg/mL(终浓度)的鱼精蛋白可纠正延长的TT,证明其体内存在有类肝素样抗凝物。结论:该患儿体内的类肝素样抗凝物导致2种凝血仪检测的TT结果间差异较大,十分罕见,提示临床上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时,不应盲目认定为检测错误,需进一步探究原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