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住院化疗期间血流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某三甲医院小儿内科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807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出现院内血流感染的33例白血病患儿为病例组,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且白血病类型相同的66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及研究指标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白血病化疗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分析血流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807名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发生血流感染33例,感染率4.08%。检出血流感染病原体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2.73%),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革兰阳性菌9株(27.27%),以缓征链球菌为主。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OR=86.49,95%CI:12.06~357.61)、血清蛋白<35 g/L(OR=5.64,95%CI:2.58~32.26)、使用激素(OR=14.01,95%CI:2.92~179.80)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发生院内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加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监测与随访,尤其对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的患儿以及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早期干预,以便减少院内血流感染的发生。
-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