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湘东北万古-黄金洞地区是湖南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前人关于区内控矿断裂形成时代的研究相对薄弱,对区内不同时代构造类型的总结也不全面。鉴于此,通过地表露头构造观测、解析,结合已有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厘定了万古金矿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背景,探讨了成矿时代,确定了矿区控矿构造的类型和形成时代。主要认识:(1)研究区从早至晚经历了7期主要变形事件:(1)新元古代中期受NNE向挤压,形成NWW向板劈理、顺层剪切逆断裂和褶皱;(2)志留纪晚期受SN向挤压,形成EW向板劈理和逆断裂;(3)中三叠世晚期受NW向挤压,形成NWW向右行走滑断裂、 NE向逆冲剪切破裂和断裂;(4)晚三叠世受SN向挤压,形成NW-NNW向右行剪切破裂、 NE向左行走滑断裂、 NEE向左行逆冲剪切破裂等;(5)中侏罗世晚期受NWW向挤压,形成NNE向逆断裂、 EW向右行走滑断裂;(6)白垩纪区域NW-SE向伸展,形成NE向正断裂和断陷盆地;(7)古近纪中晚期受NE向挤压,形成EW向左行走滑断裂。(2)志留纪晚期构造活化导致矿质初步富集,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导致金矿床形成。(3)区内容矿构造主要为新元古代中期形成的NWW向北倾顺层剪切逆断裂;导矿构造为中三叠世晚期形成的NE向逆断裂;古近纪EW向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志留纪、中三叠世晚期和晚三叠世形成的逆断裂和走滑断裂也可能切错或限制NWW向矿脉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