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长期施肥(1988~2014年)的红壤旱地为研究对象,以全磷(TP)、有效磷(Bray-P)为响应变量,土壤p H值、大小粒级团聚体组成比例(PSAi)、铁铝氧化物、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形维数(D)等指标为解释变量,借助于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各指标变量与红壤旱地TP和Bray-P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磷或配施猪粪均可显著增加红壤旱地TP和Bray-P含量,而配施作物秸秆无显著影响。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 H、CEC、D、铁铝氧化物含量及粒级为0.25~0.05、0.001~0.005与<0.005 mm的团聚体分布比例(PSA2、PSA4与PSA5)等土壤测试值是影响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的主控因子,其中,p H和CEC的影响作用最大。可见,通过长期施肥改善土壤的酸性环境,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提高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的关键。
- 单位